心理師說


ARTICLES

何仲薇

2024-08-23

從感官理解自己:情緒與味道的共鳴
文|何仲薇 臨床心理師圖|Andi Tanndy你注意過自己和味道的關係嗎?你對甚麼味道最為敏感?你最容易忽略甚麼味道?當仔細觀察我們與味道的關係,會發現,內在情緒和味道是很像的事情。在這裡,我想邀請你,藉由重新品味過去從味道獲得的那些經驗,來勾勒並認識內在情緒的樣貌。情緒和味道一樣,都有輕微或強烈、豐富或單一、清晰或模糊,並且每個人對味道的敏感度有所不同。有些人對特定的味道極為敏銳,只要一點點,就能感知得到。而另外一些人可能體驗過對味道極為鈍化的狀態,像是在確診新冠後,出現嗅覺喪失的症狀,難以聞到氣味,而需要更依賴其他感官生活。情緒也是。 有些人對特定情緒的感知力特別強、敏銳度極高,比如艾倫(Elaine N. Aron)博士稱為高敏感族群(Highly Sensitive People)的人便是如此。這樣的特質,更能體察人際互動中對方的需求、解析訊息更細膩/深入,但若不擅於處理感受到的這些情緒,也可能苦於社交壓力、情緒問題。相反的,另一種心理狀態,是稱為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的防衛機制,是指人們將較強烈、痛苦的情感屏蔽,轉以冷靜、理性分析的方式來接觸環境的過程。比如,通過強調是因為兩人距離太遠、價值觀不同等客觀因素造成分手,而忽略或關閉失望、悲傷的情緒感受。情緒和味道一樣,我們的偏好與處理方式,會建構個人生活的風格。 某些特定的味道,也許對你而言更為熟悉、喜歡或討厭,我們會由此來決定食物的偏好,並且養成飲食的習慣。情緒也是。某些特定的情緒,在你的生命歷程裡,也許更容易接觸/經驗、更為有感或更想逃開。人們對情緒的反應慣性,會影響我們對待自己的方法,也會由此建造屬於你的行事節奏、人際互動模式,比如,總是用過度努力地工作、完成目標,來逃開覺得自己不足的羞愧感,又或者,在人際相處上,感到憤怒但又害怕衝突,於是更常以沉默不回應、拒絕與對方聯繫等消極的方式表現出來。 情緒和味道一樣,都需要在經驗和學習之後,才能夠認識、熟悉並懂得。我們沒辦法辨認沒有遇過的味道,直到接觸之後,專注地分辨,才能學習原來那是所謂檸檬、薰衣草、奶奶的毛衣等味道,或者更細膩地,開始有辦法去區分,同為薰衣草的穗花薰衣草和醒目薰衣草之間的味道其實並不相同,前者有更多的樟腦涼味,後者有更多花的濃郁和甜味。味道是這樣,在一次次地接觸過之後,更認識、更熟悉。情緒也是。情緒帶來的身與心的變化,是一種訊號,我們需要刻意地覺察、體驗這些訊號,並學著由這個樣貌,分辨經驗到的情緒叫甚麼名字。知道是甚麼樣的外在情境、內在的評價/想像、關注的焦點容易誘發這種情緒,知道這種情緒怎麼被表達、需要些甚麼。在一次次地經驗後,更認得並懂得。但凡存在的,對生存都有重要的功能—情緒和味道一樣,是生存的珍貴資源。喜歡香氣,卻不能因此忽略臭氣。嗆鼻的味道能夠幫助我們確認是否有東西燒焦、食物腐壞或有毒,以此來引導我們做出讓自己安全的行動。情緒亦是。擁有喜悅、平靜、滿足和希望感很棒,但容易想讓人排拒的感受,像是憤怒、失落、焦慮或罪惡感,也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情緒,是一種好需要被看見、釐清楚,確認為何而來,再好好回應的資源。

心理知識

王佑筠

2024-07-26

【拒學系列】重新定義問題,看見孩子的『能』
文: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在協助孩子拒學的家庭時,我們經常一起面對這樣的提問:「我想了解孩子雖然會上學,成績有中上,但現在對學習很拖延,經常看電視、借手機。除了建立關係,該如何幫助孩子正向面對課業,重新找回以前的學習熱情」。   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當爸爸媽媽心中產生問題,可以試著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可以試著對自己提問。而這項技巧,其實爸媽都已經很熟悉了。   舉例來說「小孩放學回家後,只吃白飯,拒絕吃麵。除了鼓勵他之外,該如何幫助他改變對麵的想法,願意開始覺得吃東西應該要多元呢?」。   相信爸媽都可以想到「有吃飯就好了吧」、「為什麼要改變對麵的想法」、「他可以吃水餃呀」、「吃東西多元是什麼意思」,就是這樣,心中開始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讓我們一起從不同角度重新看這個問題「我想了解孩子雖然會上學,成績有中上,但現在對學習很拖延,經常看電視、借手機。除了建立關係,該如何幫助孩子正向面對課業,重新找回以前的學習熱情」。   會到校上課,成績也有中上,那麼,爸媽的「問題」是什麼呢?是孩子回家之後拒絕學習嗎?那麼,什麼樣的行為才會是爸媽心中的學習呢?是坐在書桌前嗎、是寫完評量嗎、還是整晚都不接觸3C?而「課業」是爸媽的目標、還是孩子的目標呢?孩子的「學習熱情」會在什麼項目呢?   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可以幫助爸媽將問題「重新定義」,也有機會在跟孩子溝通時,更快速地建立共識。   看見孩子的「能」   在這個問題中,孩子回家雖然都在看電視,不過,孩子的成績仍保持中上。其中一個可能是孩子的智力功能不錯,僅管沒有回家複習,仍可維持對課業一定程度的理解。另外一個可能是孩子上課其實很專心,或者在學校就完成了學習的要求或課業的複習,所以成績可以保持在中上。孩子的「能」包括他的智力功能、他的專注力、他的善用時間,看到孩子的「能」,就有可能找到與孩子一起合作的契機。   建立關係的藝術   在治療中我們總是從建立關係開始,但建立關係卻沒有停止,隨著治療的進展,孩子走在不同的階段,面對不同的挑戰,我們建立關係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建立關係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在這個問題中,父母想協孩子重新找回以前學習的熱情,看起來孩子曾經對父母期望的學科學習也有興趣,可以展現投入的行為,但現在轉變了。當孩子的狀態轉變了,建立關係的方式必然要有轉變。也許在陪伴孩子正向面對課業前,先陪伴孩子正向面對學習。這就有賴於溝通了。     而各位爸爸媽媽、老師在跟孩子溝通時,是否想要更有效的溝通法呢?邀請大家一起學習艾瑞克森的「喚醒式溝通」,可參考「艾瑞克森與拒學」的免費直播課程,連結如下。   YouTube | 80/50 繭居拒學,拒學是繭居前奏曲 YouTube | 面對拒學孩子父母怎麼辦? YouTube | 拒學與空橋上的少年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

心理知識

王佑筠

2024-07-18

大人的厚學:不斷成長的心態
文 |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       我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個陶藝老師將班級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宣布將以他們最後作品的品質來評分,另一組則是依據最後完成的作品量來評分(例如最後作品重量達50磅即可得A)。過程中,「品質組」小心翼翼試圖捏出完美的作品,「數量組」則不停地捏陶、做陶。在這門課結束時,最棒的陶藝作品都來自「數量組」,因為他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練習。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便提出了著名的『心態(mindset)』的概念,並進一步區分為兩類,分別命名為「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      定型心態,是一種標籤,它讓我們相信我們需要時時向別人證明自己能力,因此會讓我們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並且躲在自己的舒適圈中。就像「品質組」。      成長心態,是以改變的信念為基礎,它讓我們相信藉由努力、持續累積經驗、整合他人的幫助,可以不斷地改變與成長。其核心概念是「還沒」(not yet),不是做不到,只是還沒做到。就像「數量組」。      如果想要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培養「成長心態」,我們可以運用什麼樣的語言呢?     向自己這邊練習發出正確訊息 在某一首曲子流暢的練習完畢後,忍不住讚嘆「我果然有學音樂的天賦」,伴隨而來的,絕對是日常中反覆的挫敗與懷疑。因為不流暢的時刻實在過於頻繁,若忍不住也哀怨「我果然沒有學音樂的天賦」,則哀怨終將導向放棄。那麼,不讚美天賦與才智,改而讚美什麼呢?我們練習讚美自己的努力,當我們透過練習、用功、恆心、好方法達到預期的小目標,我們值得肯定這個成長的過程。     從老師那邊獲得建設性的批評 當然,讚美努力而達到預期的小目標,這是一個比較容易的過程(必竟還是達到目標了嘛~)。失敗則遠遠是一個更棘手的狀況,常使人感受到沮喪與脆弱。此時,若採取以下幾種自我反饋的語言,我們會得到什麼呢?  「我已經表現的夠好了」-顯然我們對自己不夠真誠,這句話沒有提供我們如何改進的處方,我們也不會因此復原。 「其實音樂沒有那麼重要」-這句話是在告訴自己,如果一件事沒有立即做好,就貶低它。 「我有能力,我下次一定可以成功」-這句話很危險,能力一定會自動地帶我們達成目標嗎?  其實,保護自己、批評自己、貶低自己,都無助於建立信心與達成目標。我們需要的是誠實且建設性的反饋意見。所謂「建設性的批評」,指的是能夠協助我們修正目前的練習方式,以期能往目標更加靠近。舉例來說,我詢問老師「反覆的練習,似乎沒有在『連奏』的技巧上獲得提升」,因此,我認識到連奏與手指的獨立性、力度的掌握有關,進而學習到相對應的練習策略。  有時候,音樂的學習如同陶藝的學習,太想要演奏出流暢的樂曲,太害怕失敗,卻不明白快速、便宜又來得早的失敗是最棒的失敗。心態是一種習慣,我們可以是決定自己方向的人,就從此刻起,渴望成長,渴望改變。  我們邀請你,一起來厚學吧!  --  📖延伸閱讀:1、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天下文化出版。2、TED演講:相信你能進步的力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X1YpHzr64&t=113s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

心理知識

王佑筠

2024-07-18

【好好督導系列】成為更好的治療師,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 |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   在督導中面對自己的不足     在督導的過程中,經驗過許多不同的提案方式。第一種是個案報告,整理詳盡的個案背景資料與治療介入策略,提出自己的問題。第二種是透過督導提供的格式,說明自己的個案概念化與介入背後的思考。第三種是逐字稿的紀錄,分析對話中的歷程與內容。第四種是將治療中的介入演練給督導看,並且與督導相互演練。     不論是哪一種提案方式,首先都是要直面自己的治療歷程。心理治療的設置情境,經常只有治療師與個案、個案的伴侶或家庭成員、以及團體的成員。雖能透過回饋機制,追蹤療效,卻難以快速產生新的視角。治療的成效是否提升、治療的能力是否成長,往往只有自己知道。而當透過各種提案的方式整理治療歷程時,其實就要看向自己的不足,不安的感覺與批判的自我對話或許隨之產生:我當時怎麼講這句話、我到底在做什麼、我都想不到更好的方式。     我記得在網路上看過一段話,大略是在說:有些人擁有我們所不知道的知識與經驗,但他們在教導我們的時候,卻不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笨。那是因為他們選擇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我的督導們,確實,都是一群善良的人,而我在找他們當督導前,我已經認識他們。事實上是因為督導在過程中,會讀取到我的不安與批判,然後在我甚至不好意思講出來的時候,就被穩穩地接住了。我會在他們的狀態中,看到他們非常仔細地讀過我的提案報告,嚴謹地提供他們的視角。我會在他們的回應中,經驗到他們為我的成長感到喜悅,我們之間不只是督導與督生,更有真摯的情感交流。     曾問過其中一位督導,是什麼讓他在督導的過程中,能如此涵容督生的狀態呢?督導說,督導有幾種不能的角色功能,像是教師,做知識的傳遞;像是教練,做技能的指導;像是導師,協助治療師看見影響治療的個人議題。促進督生不僅是以一個更好的治療師,也是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治療的歷程中成長。同樣地,督導亦是以一個更好的督導,也是一個更好的自己在督導的歷程中,去涵容督生的狀態。   在督導中挑戰舊有的安全感,發展自己的風格     當我們認同督導在知識的教學、技能的指導、課題的提醒、情緒的涵容後,我們與督導的合作可能也逐漸地穩定下來。接著,我們可能會經歷一段像是在清澈的湖面上漂浮、晒著太陽、吹著微風,因為汲取知識、修正技能、被允許包容而感受到莫大的滿足。然後,我們可能開始會想,督導是否是我們想要成為的治療師樣貌?又或者我們想成為什麼樣風格的治療師呢?     我觀察有些督導的個人特質與治療師風格很一致,像是溫暖親切的特質,同時有同理接納的風格;像是理性思考的特質,同時有快速思辨的風格。而有些督導的治療師風格,則與他們的取向很一致,像是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心理取向,有順勢而為、善於創造體驗性的風格。而督導們的個人特質、治療取向、治療師風格,都沒有違和矛盾之處。     我從督導們身上學習到,他們是以整個人全然參與、投入到治療歷程中,既包含治療師這個角色,也包含他們自己這個角色,因此,治療師的狀態與個人狀態能協調一致。同時,他們所學習的取向,不只運用在治療中,也運用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治療取向與個人狀態亦能融合。     過往的研究已經證實,治療師對一個治療取向的喜歡與相信的程度,也會影響治療效果。我們的學習經驗大多是從學校開始,學校開立什麼治療課程,也會成為我們在治療工作初期選用的取向,有些人很幸運的在學校學習或一開始運用之後,就覺得很適配,也有些人因為在工作上要大量接觸同一類型的個案,而選用研究上證實最有效的治療取向。另外有些人,在治療工作初期選用的治療取向,雖有盡力的學習與使用,但仍可能在治療中卡關,當開始思考是否要投入學習一個過往不熟悉的治療取向時,其實是會茫然的。目前在心理治療中盛行的取向就非常豐富多元,不知道要從哪一個開始;而投入的時間與學習的費用也是會考量的成本;又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跟這個取向適配、自己會學習得如何…。     我發現上述的這些狀態,可能有機會在督導的歷程中獲得一個體驗:督導會運用心理學知識協助督生個案概念化,而同時也會示範他們熟悉的治療取向,在同一個困境當中可能會怎麼操作。當我們帶著這些思考,甚至將督導示範的技巧操作回到治療情境中運用時,如果個案的狀態改變了,這是一個很立即的回饋,即「我可以運用出這個治療取向的技巧,而且有效」。       整體而言,督導的歷程既是一個學習成長、也是一個自我探索的旅程。我們透過整理與反思,結合督導提供的多元視角,逐漸整合出我們理解個案處境的思維與脈絡。我們也會嘗試與挑戰,結合督導自身經驗的示範,逐漸形塑出我們對治療取向的身份認同。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向自己的不足,在個案的困境中感到艱難的時刻,有督導陪同自己前行。因此,我們從而成為更好的治療師,也成為更好的自己。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

心理知識

王佑筠

2024-07-18

【好好督導系列】心理治療的核心能力—視角
文 |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   好好督導,成為更好的心理師 「好好督導基金」,是用蔡馥好臨床心理師的遺產成立的督導基金。曾在治療工作結束的一天,與馥好聊天時,談到那一天的挫折,覺得自己的反應可以更即時、介入可以更豐富,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好。此時,馥好說「可是我感覺到你的專注,專注做事的感覺挺好的」。身為心理師,我們可能有尚未看見的視角,也可能受困於個人議題。 與馥好聊到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督導時,馥好分享她觀察了一年以上,才決定要向哪一位督導學習。而我則是一直向熟悉且信任的前輩學習。身為心理師,我們可能都想要在接受督導的經驗上,既能放心倚靠,又能獨立思考。 其後,我和馥好一起參與督導培訓工作坊,一起研究如何督導新手心理師,一起分享曾聽說過人們在督導中所受的傷,一起討論可以在這個區塊做些什麼…。 申請「好好督導基金」,我的核心目標,是透過不同的主題分享,讓心理治療從業人員,對於「好的督導」能有更多元且更實際的想像。我期望,人們能從好的受督經驗中,成為更好的心理師,更好的督導,也成為更好的自己。   深入視角與變化視角 在攝影學中,視角(英語:angle of view)是在一般環境中,相機可以接收影像的角度範圍。視角也可以稱為視野。在心理治療中,當心理師熟悉且善用單一特定的心理治療取向,則會依據此取向,形成假設、個案概念化、及介入的策略,此為「深入」的視角。當心理師在不同取向間,可以來回切換,此為「變化」的視角。 以下為一個改編的案例:個案主要的困擾為一直會聽到一個聲音,批評自己很差、很爛,個案為此感到困擾,難以專心、情緒低落。 若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取向的視角,聲音可以為一種想法,會協助個案區辨想法來自內在或者外在,此想法的出現具有意義,可進一步從自動化思考、認知偏誤、核心信念等策略介入。 若採用「完形治療」取向的視角,聲音可以為個案的一部分,會協助個案探索內在不同的部分,透過空椅法,讓內在不同的部分可以對話。 若採用「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視角,聲音使得個案進入一個問題狀態,可運用隱喻、故事、順勢而為等策略,協助個案改變與幻聽的關係,進入一個資源狀態。 我曾在督導的指導下,於治療中先採用「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視角,引導個案在想像的畫面中,將聲音放在一個氣球裡,接著氣球越飛越遠,飛到畫面中最遠的位置,此時聲音變得很小聲,則個案已改變跟聲音的距離。當個案在治療當下的狀態改變,再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取向的視角,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聲音(想法),並能建立中性、平衡的想法。   刻意練習與督導取向 心理師要可以從心理治療取向的角度思考,仰賴其所擁有的知識模型。而當知識模型尚未深化、不知實際如何操作,或者,缺乏其他知識模型的視角時,就需要督導協助。 我自己的經驗是,若在治療的過程已刻意練習,會更清晰的看見自己的介入,並且可以在督導時核對,或者獲得不同的視角。例如,當我跟個案說「你可以聽見時鐘的聲音(Yes),你可以聽見音樂的聲音(Yes),你可以聽見我的聲音(Yes),你也可以聽見你內心的聲音(Leading)」,這是我在練習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Yes set」,而我可以在督導時核對「Yes set」可以這樣設計,或者有更豐富的表達方式。此時督導示範了不同的語速或加重音的方式來強調表達的重點,例如,「你可以聽見時鐘的聲音(Yes),你可以聽見音樂的聲音(Yes),你可以聽見我的聲音(Yes),你也可以(停頓),聽見你內心的聲音(放慢)(Leading)」。 相信心理師若在治療中刻意練習,則督導不論是提供深入視角或變化視角,受督者皆能在督導中獲益。 但是要如何找尋到契合的督導呢? 當心理師想要在特定的心理治療取向上深化,除了在治療中刻意練習,也可以就找同一取向的專家做為督導。從學會中推薦的名單是一個捷徑,例如: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若心理師想要獲得多元的治療取向視角,可以是心理師自己是A取向,而督導是B取向,也可以心理師自己是A取向,而督導是A、B、C、D取向。具備這些條件的督導,可能是學校老師,可能是曾實習過的單位督導,也可能是口耳相傳的前輩。有些心理師也不只找一位督導,可能也會參加團體督導。 要在受督的過程中,強化受督者自己的收穫,有一個關鍵在於學習者的開放心態。   學習者的開放心態 「成功心態:改變心態,造就不一樣的人生」的作者萊恩.高佛森認為「我們的心態介於正向與負向之間。在封閉與開放心態的光譜上,負向那端是封閉心態,正向那端是開放心態,大家的心態都落在這條光譜上的某處。人的心態自然容易受恐懼所驅使。以下三種恐懼,常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只求自保的封閉心態。(1)害怕別人認為自己有錯。(2)害怕自己無法取得掌控權。(3)害怕未知」。 因此,要能帶來改變,關鍵在於心態的轉變。那麼,要如何培養開放心態? 萊恩.高佛森在「成功心態」中分享了六個方法,其中之一是「冥想」。正念冥想可透過神經可塑性使大腦產生實質的變化,已經獲得許多的研究證實。或者是「改變自我對話」,可以告訴自己「我無法看見所有的面向」、「我可能懂很多,但不懂的事情也很多」。其他方法像是「改變水缸大小」、「有效管理時間」、「透過別人認識自己」、「汲取關於開放心態的知識」,書中有更詳盡的說明。 我觀察在受督的過程中,「自我狀態的區別」是個好用的方法。例如,區別自己聽得懂還是假裝聽懂,區別自己沒有問問題,是不敢問、怕問了顯得自己做不好、還是怕自己問的問題太淺,區別督導就某取向的解析是否與自己的理解一致…。 因此,在受督的過程中,保持著區別的視角,區別自己是否產生只求自保的封閉心態,或者選擇帶來改變的開放心態,將可以強化在受督過程中的收穫。   心理治療是一項複雜的工作,而督導更是另一門專業。想要成為更好的心理師,或者,想要在心理師的養成中,從新手進入到熟手,進而成為專家,反覆的刻意練習與自我反思是必經之路。若能有督導陪伴前行,雖然不見得比較輕鬆,但可以肯定的是,就像站在迷惘的十字路口,打開google map,督導就是一張清晰的地圖,你總能知道下一站該前往何處。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

心理知識

王佑筠

2024-07-16

【拒學系列】返校:讓家長、老師、同學成為資源
文: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在協助孩子拒學的家庭時,我們經常一起面對這樣的提問:「請問小孩許久沒去上學,同學可能會關心但方法是比較調侃的方式,是要讓許久沒去上學的小孩學習如何面對班上同學的關心語言,還是要如何讓班上老師或同學學習更好的關心語言,想問問可以怎麼幫忙或者如何並進會更好呢?」。    |父母篇|​ ​ 預告   父母可以試著跟孩子聊聊,他是否有去想像回到班級可能看到、感受到的狀況。通常孩子都會想像,而且他們的想像可能比較災難化。天氣預報的重要,是讓我們真實的評估要添加的衣物;而預告回到班級的狀況,可以幫助孩子從災難化的想像,走向一個更貼近現實的狀態。所以,如果我們告訴孩子「你不用擔心,什麼事都不會發生的」、「你不要想太多,大家都在上課而已」,其實並無法緩解孩子的擔心。我們可以說「有段時間沒有回到班上,如果是我也會緊張。也許班上同學會說『好久不見』、『你怎麼都沒來』,或許他們是想關心你,也許你可以告訴他們,這段時間,你有一些你的困難,不過,你也做了那些事情…」。   |教師篇|​   這些話可能是地雷   老師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可以站在班上同學的立場,想像他們可能會說的話,也許是關心的意圖,卻可能帶給拒學孩子尷尬的感受。可以逐一的舉例,像是:「好久不見」、「你怎麼都沒來」、「稀客稀客」、「我看到你還有在按讚你是不是沒事呀?」、「好羨慕你喔,我也不想上學啦」、「誒你過超爽厚」…。也可以請班上同學一起分享他們可能會想說的話,並提醒同學這可能會帶來不舒服的感受。   讓自己成為資源   當我們聊完地雷區之後,也許班上同學會想「那我到底要說什麼」,如果什麼都不說,那麼拒學的孩子可能會有負向的自我對話「原來真的沒有人關心我」,而再次的退縮。因此,老師可以徵詢班上同學的意見,這當中肯定有些同學,能提供自己的課堂筆記,能整理這段時間的考卷,在拒學孩子回到班級時,提供給他。這是一個溫暖又善意的行動,有時候比語言更有力量。   創造歸屬感   除了拒學孩子剛回到班級時,同學善意的行動與學習的支援,接下來也很關鍵的,就是下課時間、分組時間、放學時間。這些時間的落單,強烈的孤單、寂寞的感受會襲捲而來,「自己終究會是一個人」的想法會很強烈。此時,若能有幾位友善的同學,能拉著拒學孩子進入他們的團體,這將有助於持續穩定孩子的狀態。  而各位爸爸媽媽、老師在跟孩子溝通時,是否想要更有效的溝通法呢?邀請大家一起學習艾瑞克森的「喚醒式溝通」,可參考「艾瑞克森與拒學」的免費直播課程,連結如下。   YouTube | 80/50 繭居拒學,拒學是繭居前奏曲 YouTube | 面對拒學孩子父母怎麼辦? YouTube | 拒學與空橋上的少年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

心理知識

王佑筠

2024-07-01

【拒學系列】連結開放心態的順勢而為精神
文: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人口高齡化與未婚化、就業環境嚴苛、社會安全網不甚完備、『成年兒童』日益劇增、親子關係沒有終點……多重因素造成『7040問題』『8050問題』浮上檯面──七、八十歲的年邁父母與四、五十歲無業或繭居的子女同住,導致家境貧困,與外界失去連結。2019年,日本發生一起震撼社會的弒親悲劇──七十多歲的前外交高官忍痛殺死四十多歲的繭居兒子。正當輿論圍繞在繭居族、啃老族等各種標籤,對當事人議論紛紛時,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家庭會陷入如此孤立無援,甚至走上絕路的地步呢?」。這是「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作者川本稔所拋出的沉重議題。在這起社會案件中,有兩個待關注的現象,一個現象是這位前外交高官會定期向主治醫師回報兒子的狀況並協助拿藥,可能兒子並無法在家人的勸說下穩定配合醫療,且兒子也常對家人有語言、肢體暴力,這也顯示親子間的連結較薄弱。另一個議題是這位前外交高官並沒有尋求社福單位的協助,這則顯示了這個家庭向外尋求支援的困難。   我在「擾動拒學僵局的喚醒式溝通」提到日本已經在關注「繭居族並非毫無前兆,初期最明顯的警訊,就是拒絕上學」,也提到我思考的是,知道孩子可能是懼學或拒學,相關的原因,以及身心反應,接下來呢?接下來是「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並向外尋求支援」。當你和孩子有連結,你說的話他們會聽,你找的資源他們願意用,你可能有機會帶他們出門或參與一些活動,停滯的狀態就有可能前進。   「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喚醒式溝通」,相當有助於「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但為什麼親子間建立連結之後,仍然有可能在向外尋求支援遇到阻礙?   向我諮詢的家長們,曾分享一些求助前共同的心聲。有一個很主要的心聲是「我才是最理解孩子的人,我已經嘗試過很多方法」。而在這個心聲的背後,其實是很大的恐懼「會不會我一點也不理解孩子?會不會我試的方法都是錯誤的?我會不會是一個不及格的家長?」。這樣的恐懼迫使家長在跨出求助的那一步之前,一再的延遲與等待。   而這個社會的家醜不外揚,更可能使得家長選擇隱瞞家庭正面臨的困境。川本稔提到的許多案例中,家人自責的心情可能影響後續協助整個家庭與外界資源之間的連結。自責的心情是這樣開始的「『是不是我這個爸爸(媽媽)哪裡沒做好?』這種想法推動家長『這時候更應該盡到做父母的責任』,開始反省自己過去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不夠關心孩子,更是想盡辦法重新建立圓滿的家庭。然而實際上,父母愈是擺出『好爸媽』的態度守護子女,孩子可能愈是覺得家裡待不下去。單憑家人支援,反而可能錯失藉由與社會接觸而邁向自立的多條道路」。   因此,當家長試著理解孩子,與孩子之間建立連結,但孩子仍然沒有走出家門、沒有邁向學校或學習、沒有培養自力自強的能力時,這些恐懼的心聲與自責的心情,可能成為束縛家長未能及時向外求助的緊箍咒。   這些因為恐懼沒有幫助到孩子,或是想要盡全力靠一己之力幫助孩子的家長,可能就深陷在一種稱做「封閉心態」中。   「成功心態:改變心態,造就不一樣的人生」的作者萊恩.高佛森認為「我們的心態介於正向與負向之間。在封閉與開放心態的光譜上,負向那端是封閉心態,正向那端是開放心態,大家的心態都落在這條光譜上的某處。人的心態自然容易受恐懼所驅使。以下三種恐懼,常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只求自保的封閉心態。(1)害怕別人認為自己有錯。(2)害怕自己無法取得掌控權。(3)害怕未知」。   因此,要能帶來改變,關鍵在於心態的轉變。那麼,要如何培養開放心態?   萊恩.高佛森在「成功心態」中分享了六個方法,其中之一是「冥想」。正念冥想可透過神經可塑性使大腦產生實質的變化,已經獲得許多的研究證實。或者是「改變自我對話」,可以告訴自己「我無法看見所有的面向」、「我可能懂很多,但不懂的事情也很多」。其他方法像是「改變水缸大小」、「有效管理時間」、「透過別人認識自己」、「汲取關於開放心態的知識」,書中有更詳盡的說明。   曾經聽過一句非洲諺語:「養大一個孩子需要全村之力。」上個世代的父母常分享,他們小的時候,跟左鄰右舍都往來的很頻繁。除了小朋友們常玩在一起,偶爾也會去隔壁借醋借蒜頭,順便吃個飯再回家,大人們在社區自主輪班夜間巡邏,生病了也是互相照顧…。在過去的社會,生一個小孩,大約需要2~4人一起養大,需要幫忙的時候人人都可以伸出援手。這也符合「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順勢而為(utilization)」,運用順勢而為的精神,能使任何事物皆可被運用,任何體驗皆可被引發,任何人都能成為幫手。向外尋求支援是一件好事,更會盡可能善用所有的資源。   我們在與每一個家庭共同合作的過程中,也陪伴著家長學習運用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喚醒式溝通,更加的理解孩子、與孩子建立連結。同時,也運用順勢而為的精神,一起檢視目前已經運用那些資源,如何重新看待這些資源,並讓這些資源可以進入家庭系統中。舉例來說,也許孩子在班級上課時會突然感到恐懼,這時如果有輔導室或健康中心可以讓孩子暫時待著,孩子能感受到較多的支持。或者,孩子無法到校上課,但願意在家完成作業,這時與各科任課老師之間定期的聯繫就很重要。又或者是,孩子從拒學到準備階段性的入班,這時班上同學的反應是影響孩子成功經驗的關鍵要素之一,也有賴於導師的提早準備、預告。這些都需要家庭系統與學校系統間的合作。再來是醫療系統的介入,有些孩子面臨較強烈的情緒困擾,此時就需要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診斷與評估用藥。此外,整合醫療資源的中繼站(例如衛生服利部桃園療養院青少年健康學園、台北榮民總醫院向日葵學園)、以及協助中輟學生的中途學校,也是重要的社會系統資源。   談到這裡,可以理解拒學沒有標準化的處理流程或特效藥,我們仍相信「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並向外尋求支援」是很重要的歷程。培養開放心態是一件具挑戰的任務,因為需要面對目前的困境並尋求改變,但可能會伴隨著許多自我懷疑的聲音與自我挫敗的想法,「自己、孩子、家庭是否真的能夠改變?」。這需要允許自己順勢而為,使大量經驗得以累積,使大腦產生變化,使找到內在潛在的豐富資源,使個人與家庭坦然面對自己的恐懼、自責、不足,並且向外尋求支援。也許拒學的孩子就像一個家庭的裂縫,恐懼與自責就像一個人內在的裂縫,加拿大歌手萊昂納德·科恩的歌詞提到「萬物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就讓我們順著這道光與世界產生連結吧!   📖延伸閱讀: 1.川北稔(2021)。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遠流出版。 2.萊恩.高佛森(2021)。成功心態:改變心態,造就不一樣的人生。天下文化出版。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

心理知識

王佑筠

2024-07-01

【拒學系列】擾動拒學僵局的喚醒式溝通
文: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心理師,我每次想到要上學,就覺得很害怕,我也說不出在怕什麼,但身體就是很沉重、很不舒服…」。      「很不想走到學校,常常出門了,又回家。但想到我這個年紀不就應該在學校嗎?就覺得自己根本沒資格好好的休息…」。   「一旦沒去上學,就不『正常』了,到底什麼是正常,我是不是永遠回不去了…」。     當孩子這麼說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拒學」,或正在拒學的路上。據臺灣行政院統計,一一一學年度國中小中輟生人數為兩千五百零四人,其中國中生為兩千一百三十五人,占近九成。雖然沒有高中生的統計資料,但我在臨床工作接觸到的拒學孩子中,高中生的比例並不低於國中生。     孩子拒學,是不是強迫他們回學校就好了?或是讓他們休息一下,也許過一陣子就會自己回學校?爸爸媽媽常有積極介入或耐心等待的矛盾,有時著急的採取強勢手段而產生親子衝突,有時又怕自己說錯話而迴避各種話題,親子之間更顯疏離。但拒學,真的只是家有拒學孩子所面對的困境嗎?     我們可以從日本已經關注許久的家庭困境「繭居族」來回答這個問題。「繭居族」是指那些與外界近乎零交流的人,他們至少半年、甚至多達幾十年不出門,幾乎失去與外界的聯繫。而且,日本的繭居族有日漸高齡化且人數有增多的趨勢,日本把這種社會問題稱為「八〇五〇問題」。即七、八十歲的年邁父母與四、五十歲無業或繭居的子女同住,導致家境貧困,與外界失去連結。這些人也許原本可以投入社會,發揮自身的價值與貢獻,然而,當有一天他們年邁的父母離世時,社會仍是要持續照顧他們。而「拒學,不要搶救」的作者杉浦孝宣更寫到「繭居族並非毫無前兆,初期最明顯的警訊,就是拒絕上學」。     由此可見,拒學、繭居不僅只是家庭困境,更是社會困境。那麼,孩子為什麼拒學呢?國內外常使用拒學評估量表修訂版(SRAS-R;Kearney,2002),其將拒學原因分為四類:一、避免學校環境引起的負面情緒,例如作業、老師、同學。二、想逃離引發社交恐懼的環境,例如同儕排擠、上臺發表、學業挫折。三、吸引重要他人之關注及注意,例如不上學可以得到家人的關心。四、被校外刺激吸引,例如電動、電視、玩樂。     上述這四類原因,可能使得孩子恐懼去學校上課,或者抗拒去學校上課。因此,孩子拒絕到學校上課,又可以分為「懼學」與「拒學」。懼學(school phobia)是指孩子對於上學感受到強烈的恐懼與焦慮,會害怕上學,本能的想逃跑。拒學(school refusal),則是指孩子對於上學感受到抗拒與排斥,他不見得是害怕,但他也不想進學校。     懼/拒學的孩子經常在上學前一天或準備上學的那一刻,出現各種身體的不舒服,包括呼吸急促、胸悶胸痛、頭暈頭痛、胃痛、肌肉緊繃等,但在生理檢查上卻無任何異常病因。孩子經常在被迫上學後,因身體不適到保健室休息,或請假在家後,身體不適的狀況就減緩的現象。孩子也經常面對上學出現口語上的拒絕或行為上的拒絕,可以觀察到孩子的易怒或哭泣,情緒焦躁或低落,有困難說出拒絕上學的原因,但會抗拒離開家裡,或出門之後又再度返家。     我思考的是,知道孩子可能是懼學或拒學,相關的原因,以及身心反應,接下來呢?接下來是「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並向外尋求支援」。當你和孩子有連結,你說的話他們會聽,你找的資源他們願意用,你可能有機會帶他們出門或參與一些活動,停滯的狀態就有可能前進。     「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在家中就可以進行,我先提供幾個常見但反效果的對話:   「我知道你很有壓力,不想上學,但忍一忍可以撐過去的」。   「我感覺到你的痛苦,不想面對,可是已經請很多假了,怎麼辦…」。   「爸爸媽媽真的不要求成績,只要你平安健康就好了,不過你其實可以做得到的你知道嗎?」     這些對話會反效果,在於這是「表肯定」的句子,即肯定的句子後面加上但是、可是、只要…。因此孩子會聽到的句子其實是:   「你還是要上學」。   「你還是要面對」。   「你還是可以考得更好」。   甚至更極端的時候,孩子聽到的是像這樣:   「你這算什麼壓力」。   「我感覺不到你的痛苦」。   「爸爸媽媽要求成績」。     且讓我們換一個方式,一種更策略性的回應:   「要準備去上學,你會賴床,吃早餐也吃很慢,感覺你很有壓力」。此時孩子對於賴床、吃早餐很慢不會否認,而對很有壓力會在心中頻頻點頭。   「也許你想學習,但要在課堂上發言感覺很痛苦」。此時孩子對於想要學習不一定會否認,而對在課堂發言很痛苦會感到認同。     我也曾對孩子說過這麼樣一個故事,「我記得小時候去上游泳課,對環境跟同學都很陌生,有一次,大家坐在游泳池旁,腳踢著水在玩,我也想玩,卻不小心掉入泳池中。當時還很矮,也不會閉氣,真的是非常驚恐,隨手就往岸邊抓,卻抓到一個同學的腳。同學當然也嚇一跳,瘋狂的踢我,要把我踢開。當時浸在水裡幾乎窒息的感覺,好害怕、好恐懼。但這卻不是最痛苦的,我好不容易掙扎上岸之後,竟發現大家都已經離開了,頓時只剩下我一個人,那種世界都在運轉,只有我一個人孤伶伶的感覺,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也抗拒再去泳池。後來我才發現,我其實還是想學游泳的,但在回到泳池前,我要先克服恐懼。於是我改變了策略,決定先學閉氣。常常家人在看電視時,我在浴缸練閉氣;家人在睡午覺時,我在浴缸練閉氣。回到泳池後,雖然我還是孤伶伶,有時候還是會害怕,不過同時多了一份穩定的感覺。原來很多不同的感覺,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這個閉氣的經驗一直伴隨我到長大,我常在想『我會不會游泳的技巧再熟練一些,再回到泳池,孤伶伶與害怕的感覺就會少一些?』,直到有一天,我的夥伴分享給我一段話,今天,我也想分享給你『生命是不能準備的,你得要接受不確定性,接納混亂能夠發生,願意去接觸不同的人,讓這些偶然的機遇,能在你身上堆疊,那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勇氣。你無法計劃你的成功,但你可以計劃你的勇氣。』」     這是我的故事,也是「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喚醒式溝通」。通常我在治療中不會去解釋這段故事,但在這裡我想分享為什麼這是一種策略式且有效的溝通。首先,故事是一種體驗,體驗是比語言更容易放在心理的路徑,相信許多讀者在看到這段故事時,也跟著我的敘述到泳池走了一回。其次,孩子面對上學可能是好害怕、面對人際可能是好孤單。而「浸在水裡幾乎窒息」可能更貼近害怕的狀態,「世界都在運轉,只有我一個人孤伶伶」可能更貼近孤單的狀態。最後,故事帶出「我其實還是想學游泳的」是在平行溝通孩子「其實還是想學習的」,也帶出來故事的解方。     我在臨床工作上,接觸許多有情緒困擾的孩子,這當中也有許多拒學的孩子。我發現「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喚醒式溝通」,是相當有助於「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的策略式溝通。而「向外尋求支援」會涉及到家人面對拒學的孩子,在心態上可做的準備,下一篇我會以此為主題與大家分享。     做為結尾,我想引用作家廖瞇(家中曾有一位繭居10年的弟弟)說的「滌已經離開,但我還是會去想,如果他還在世,我會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可以做些什麼?任何的嘗試都可能帶來改變的契機,不去擾動就是僵局」。是啊,不去擾動就是僵局,我們一起試著喚醒這一切吧!   📖延伸閱讀: 1.杉浦孝宣(2020)。拒學,不要搶救:第一本讓繭居族願意走出家門的實用SOP! 從拒學到正常工作,90%都能恢復。任性出版。 2.廖瞇(2020)。滌這個不正常的人。遠流出版。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

心理知識

林昱萱

2024-01-19

〈從過度自信、沒有自信到「適度自信」〉
#自我肯定 #想法改寫 #新書分享 #你今天被騙了嗎身而為人,我們應該是那個替自己「確認與維護基本權益」的人。「自我肯定」指的是位於自傲、自信、自謙與自卑中,最中間的位置,我們尊重並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也尊重其他人跟我一樣,擁有同樣的權益,因此,我們得以用最直接、真誠、合宜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需求、願望、意見、感受、與信念。說起來容易,但有的時候,我們就是沒辦法展現出自我肯定的行為。這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想法不夠自我肯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想法阻礙:👧🏻「如果我說出我的想法,他們會覺得我很沒禮貌。」👨🏽「他不會答應,所以我還是不要問好了。」👩‍🦳「我如果拒絕,他一定會很生氣。」面對這些想法,你可以問問自己,這個想法是百分之百對的嗎?會不會沒有這麼極端與絕對?有什麼證據支持我的想法嗎?有沒有別的方式去思考或解釋?然後試著用較自我肯定的方式來「改寫」原本的想法。例如,你可以將上述的想法改寫成這樣:👧🏻「合作關係中,我有權利和義務去表達我的想法,即使不一定能達成共識,這樣的溝通也有助於做出比較好的決策。」👨🏽「過去的經驗告訴我,他有時候會答應,有時候不會,但不去問問看我就不會知道。」👩‍🦳「我如果拒絕,他也許會生氣,但他不會生氣一輩子,他也不會只因為一件事情就否定我和我們的友情。」上面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種改寫方式,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進行改寫,讓自己從內而外變得更加自我肯定,更加自在的去表達自己。--本文節錄、改寫自《你今天被騙了嗎?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伎倆》中〈從過度自信、沒有自信到「適度自信」〉一章《你今天被騙了嗎?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伎倆》由本院三位心理師林昱萱、周裕翔、蘇益賢 合著,以心理學角度剖析詐騙集團如何行騙、一個人為什麼會被騙、以及如何增強自己對詐騙的抵抗力,目前在各大書店和新田/初色治療所內都買得到!也歡迎在治療所內等待時,先翻翻看再決定是否購買喔!📖看更多書籍資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0692/ 林昱萱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

心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