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拒學系列】擾動拒學僵局的喚醒式溝通

王佑筠

文: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心理師,我每次想到要上學,就覺得很害怕,我也說不出在怕什麼,但身體就是很沉重、很不舒服…」。

     「很不想走到學校,常常出門了,又回家。但想到我這個年紀不就應該在學校嗎?就覺得自己根本沒資格好好的休息…」。

  「一旦沒去上學,就不『正常』了,到底什麼是正常,我是不是永遠回不去了…」。

 

  當孩子這麼說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拒學」,或正在拒學的路上。據臺灣行政院統計,一一一學年度國中小中輟生人數為兩千五百零四人,其中國中生為兩千一百三十五人,占近九成。雖然沒有高中生的統計資料,但我在臨床工作接觸到的拒學孩子中,高中生的比例並不低於國中生。

 

  孩子拒學,是不是強迫他們回學校就好了?或是讓他們休息一下,也許過一陣子就會自己回學校?爸爸媽媽常有積極介入或耐心等待的矛盾,有時著急的採取強勢手段而產生親子衝突,有時又怕自己說錯話而迴避各種話題,親子之間更顯疏離。但拒學,真的只是家有拒學孩子所面對的困境嗎?

 

  我們可以從日本已經關注許久的家庭困境「繭居族」來回答這個問題。「繭居族」是指那些與外界近乎零交流的人,他們至少半年、甚至多達幾十年不出門,幾乎失去與外界的聯繫。而且,日本的繭居族有日漸高齡化且人數有增多的趨勢,日本把這種社會問題稱為「八〇五〇問題」。即七、八十歲的年邁父母與四、五十歲無業或繭居的子女同住,導致家境貧困,與外界失去連結。這些人也許原本可以投入社會,發揮自身的價值與貢獻,然而,當有一天他們年邁的父母離世時,社會仍是要持續照顧他們。而「拒學,不要搶救」的作者杉浦孝宣更寫到「繭居族並非毫無前兆,初期最明顯的警訊,就是拒絕上學」。

 

  由此可見,拒學、繭居不僅只是家庭困境,更是社會困境。那麼,孩子為什麼拒學呢?國內外常使用拒學評估量表修訂版(SRAS-R;Kearney,2002),其將拒學原因分為四類:一、避免學校環境引起的負面情緒,例如作業、老師、同學。二、想逃離引發社交恐懼的環境,例如同儕排擠、上臺發表、學業挫折。三、吸引重要他人之關注及注意,例如不上學可以得到家人的關心。四、被校外刺激吸引,例如電動、電視、玩樂。

 

  上述這四類原因,可能使得孩子恐懼去學校上課,或者抗拒去學校上課。因此,孩子拒絕到學校上課,又可以分為「懼學」與「拒學」。懼學(school phobia)是指孩子對於上學感受到強烈的恐懼與焦慮,會害怕上學,本能的想逃跑。拒學(school refusal),則是指孩子對於上學感受到抗拒與排斥,他不見得是害怕,但他也不想進學校。

 

  懼/拒學的孩子經常在上學前一天或準備上學的那一刻,出現各種身體的不舒服,包括呼吸急促、胸悶胸痛、頭暈頭痛、胃痛、肌肉緊繃等,但在生理檢查上卻無任何異常病因。孩子經常在被迫上學後,因身體不適到保健室休息,或請假在家後,身體不適的狀況就減緩的現象。孩子也經常面對上學出現口語上的拒絕或行為上的拒絕,可以觀察到孩子的易怒或哭泣,情緒焦躁或低落,有困難說出拒絕上學的原因,但會抗拒離開家裡,或出門之後又再度返家。

 

  我思考的是,知道孩子可能是懼學或拒學,相關的原因,以及身心反應,接下來呢?接下來是「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並向外尋求支援」。當你和孩子有連結,你說的話他們會聽,你找的資源他們願意用,你可能有機會帶他們出門或參與一些活動,停滯的狀態就有可能前進。

 

  「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在家中就可以進行,我先提供幾個常見但反效果的對話:

  「我知道你很有壓力,不想上學,但忍一忍可以撐過去的」。

  「我感覺到你的痛苦,不想面對,可是已經請很多假了,怎麼辦…」。

  「爸爸媽媽真的不要求成績,只要你平安健康就好了,不過你其實可以做得到的你知道嗎?」

 

  這些對話會反效果,在於這是「表肯定」的句子,即肯定的句子後面加上但是、可是、只要…。因此孩子會聽到的句子其實是:

  「你還是要上學」。

  「你還是要面對」。

  「你還是可以考得更好」。

  甚至更極端的時候,孩子聽到的是像這樣:

  「你這算什麼壓力」。

  「我感覺不到你的痛苦」。

  「爸爸媽媽要求成績」。

 

  且讓我們換一個方式,一種更策略性的回應

  「要準備去上學,你會賴床,吃早餐也吃很慢,感覺你很有壓力」。此時孩子對於賴床、吃早餐很慢不會否認,而對很有壓力會在心中頻頻點頭。

  「也許你想學習,但要在課堂上發言感覺很痛苦」。此時孩子對於想要學習不一定會否認,而對在課堂發言很痛苦會感到認同。

 

  我也曾對孩子說過這麼樣一個故事,「我記得小時候去上游泳課,對環境跟同學都很陌生,有一次,大家坐在游泳池旁,腳踢著水在玩,我也想玩,卻不小心掉入泳池中。當時還很矮,也不會閉氣,真的是非常驚恐,隨手就往岸邊抓,卻抓到一個同學的腳。同學當然也嚇一跳,瘋狂的踢我,要把我踢開。當時浸在水裡幾乎窒息的感覺,好害怕、好恐懼。但這卻不是最痛苦的,我好不容易掙扎上岸之後,竟發現大家都已經離開了,頓時只剩下我一個人,那種世界都在運轉,只有我一個人孤伶伶的感覺,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也抗拒再去泳池。後來我才發現,我其實還是想學游泳的,但在回到泳池前,我要先克服恐懼。於是我改變了策略,決定先學閉氣。常常家人在看電視時,我在浴缸練閉氣;家人在睡午覺時,我在浴缸練閉氣。回到泳池後,雖然我還是孤伶伶,有時候還是會害怕,不過同時多了一份穩定的感覺。原來很多不同的感覺,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這個閉氣的經驗一直伴隨我到長大,我常在想『我會不會游泳的技巧再熟練一些,再回到泳池,孤伶伶與害怕的感覺就會少一些?』,直到有一天,我的夥伴分享給我一段話,今天,我也想分享給你『生命是不能準備的,你得要接受不確定性,接納混亂能夠發生,願意去接觸不同的人,讓這些偶然的機遇,能在你身上堆疊,那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勇氣。你無法計劃你的成功,但你可以計劃你的勇氣』」

 

  這是我的故事,也是「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喚醒式溝通」。通常我在治療中不會去解釋這段故事,但在這裡我想分享為什麼這是一種策略式且有效的溝通。首先,故事是一種體驗,體驗是比語言更容易放在心理的路徑,相信許多讀者在看到這段故事時,也跟著我的敘述到泳池走了一回。其次,孩子面對上學可能是好害怕、面對人際可能是好孤單。而「浸在水裡幾乎窒息」可能更貼近害怕的狀態,「世界都在運轉,只有我一個人孤伶伶」可能更貼近孤單的狀態。最後,故事帶出「我其實還是想學游泳的」是在平行溝通孩子「其實還是想學習的」,也帶出來故事的解方。

 

  我在臨床工作上,接觸許多有情緒困擾的孩子,這當中也有許多拒學的孩子。我發現「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取向」的「喚醒式溝通」,是相當有助於「與孩子建立連結,有效傳達你的理解」的策略式溝通。而「向外尋求支援」會涉及到家人面對拒學的孩子,在心態上可做的準備,下一篇我會以此為主題與大家分享。

 

  做為結尾,我想引用作家廖瞇(家中曾有一位繭居10年的弟弟)說的「滌已經離開,但我還是會去想,如果他還在世,我會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可以做些什麼?任何的嘗試都可能帶來改變的契機,不去擾動就是僵局」。是啊,不去擾動就是僵局,我們一起試著喚醒這一切吧!

 

📖延伸閱讀:

1.杉浦孝宣(2020)。拒學,不要搶救:第一本讓繭居族願意走出家門的實用SOP! 從拒學到正常工作,90%都能恢復。任性出版。

2.廖瞇(2020)。滌這個不正常的人。遠流出版。

 



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台北初色  預約台北請點我
林口新田  預約林口請點我